,2022, 36(2).
摘要: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针对国家象征的保护现状,存在相关体育规范的保护力度不足、规范不健全以及与司法衔接不畅等问题。需考量此类犯罪的特征与类型,并把握外部规制力介入之必要性的理论前提。通过明确规定组织体的地位与权责,设立与义务相对应的责任条款;区分针对不同主体的惩戒性机制以及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用以构建以《体育法》为核心的软硬法并存的法源体系等措施予以解决。同时,通过有利于维护国家象征情境的再塑造、培养国家认同的意识等预防措施,在竞技体育赛场内外营造维护国家象征与形象的环境氛围。
,2022, 36(2):93-102.DOI: 10.15877/j.cnki.nsic.20211122.001
摘要:当前竞技体育领域中针对国家象征的保护现状,存在相关体育规范的保护力度不足、规范不健全以及与司法衔接不畅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考量此类犯罪的特征与类型,并把握外部规制力介入之必要性这一理论前提。应明确规定相关组织体的地位与权责,设立与义务相对应的责任条款;应区分针对不同主体的惩戒机制并制定专门的司法解释用以构建以《体育法》为核心的软硬法并存的法源体系。同时,应着力营造维护国家象征的积极情境、培养国家认同的意识,在竞技体育赛场内外营造维护国家象征的环境氛围。
,2021, 35(3):92-98.DOI: 10.15877/j.cnki.nsic.20210526.001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部署民族工作的主旋律和最强音,中国武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先天优势和积极作用。基于此,通过文献资料、历史考察、逻辑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本研究在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概要及其意蕴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武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撑价值,并进一步指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即中国武术与中华文化互融共生的意识,铸牢文化认同;中国武术与中华民族互动共存的意识,铸牢民族认同; 中国武术与国家命运互联共荣的意识,铸牢国家认同。最后,研究提出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方略,即同心同德:阐释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蕴含;同心同向:把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站位;同心同行:设计好中国武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路径。
,2020, 34(5):67-75.DOI: 10.15877/j.cnki.nsic.20201009.007
摘要:在民族国家建设的意识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要致力于强化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研究以文化认同理论、文化三层次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对民族国家建设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原则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核心原则是强化国家认同。基本原则体现为:在民族传统体育物质实践领域应坚持包容性原则、社会关系领域应坚持平等性原则、意识观念领域应坚持统一性原则。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基本原则下的十一项具体原则,并通过计算各级指标的指标权重集合,最终构建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原则体系的应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