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7卷第4期文章目次
2023, 37(4):1-9.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901.003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育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涵与视野两大主题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释析体育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丰富内涵, 是根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建设规律,对体育强国建设方案进行的递进性延伸。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架构体育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研究高度和视野,需要从根植人民性、聚焦中国式、瞄准现代化、 对标国际化、直面长期化等视角出发,系统阐释体育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义和特质。
2023, 37(4):10-18.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727.001
摘要:
《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是落实体教融合战略的关键一步,既能解决体育教师人才匮乏的困境,也能为运动员开辟新的就业安置渠道。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当前从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职业转型面临着能力培养错位、人才选拔错位和保障对象错位等突出问题。 在学校教练员队伍选拔过程中,应当通过动态均衡的岗位配置和灵活自主的职业支持,推动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岗位转轨;在学校教练员队伍培养过程中,应当扬长补短推进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德能接轨;在学校教练员队伍发展过程中,应当统一职称评审和工资待遇标准,推进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体制并轨。岗位转轨、德能接轨、体制并轨共同构成了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政策实践机制。
2023, 37(4):19-29.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807.002
摘要:
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是新发展阶段深化体教融合的关键举措,是加强学校体育专业力量、 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促进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有力保障。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法,通过引入赋权增能理论,深入剖析了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研究认为,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蕴含有制度、管理与环境赋权和内外增能的“三权两能”作用机理。当前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仍存在政策法规仍不健全,“落地型”政策普及度较低;管理机制不够灵活,转型过程仍有阻力;社会主体性环境不强,职业地位有待提高;内在增能意愿受阻,职业身份转型困难;外在增能效率不高,岗位胜任力偏低等现实困境。未来应从建立健全专项政策法规、构筑多元协同管理机制、营造主体性社会环境、激活运动员内在增能意愿和强化运动员外在增能效率等方面推进, 不断提高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制度力、保障力、支持力、适应力及胜任力,推动运动员成功转型学校教练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 37(4):30-41.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807.001
摘要:
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体教融合”与“双减”政策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也是破解体教“双向互需”瓶颈制约的创新之举。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对成都市天府新区退役运动员进校园进行个案分析,发现天府新区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是以核心行动者为中心的合作网络建构过程,即通过核心行动者(天府新区政府)引领项目的拓展,按强制通行点(目标路径)赋予行动者角色职责,基于利益赋予情况动态招募异质性行动者(退役运动员、中小学校、高校和教师等),积极动员行动者参与网络运行、促进网络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案例具有以体育教师共享中心为枢纽,建构多元主体价值共创新格局;多主体协同参与支持退役运动员转型,建立多方联动支持体系;数字化赋能退役运动员进校园精细化运行,有效促进资源整合效率的特点与成效。最后,研究提出了我国退役运动员进校园合作网络建构的创新路径。
2023, 37(4):42-54.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607.001
摘要:
体育公园是承载全民健身、推进大众体育发展的主要物质条件。研究运用GIS空间分析法、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我国体育公园的POI数据进行探析,研究发现:①全国体育公园在空间上属于集聚分布类型,呈现出“东部多、中西部少”的分布格局,已经形成两个高密度区和两个次级高密度区;②人口规模、经济实力、生态环境、用地供给、体育需求和交通条件对体育公园布局产生积极影响,而且各影响因素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③全国体育公园可划分为3大影响区, 其中,Ⅰ类区包含188个市,为多种因素协同驱动区;Ⅱ类区包含52个市,为生态环境主导区;Ⅲ类区包含54个市,为经济因素主导区。因此,研究建议:①发挥好人口“定位器”的作用,科学规划体育公园数量和规模;②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体育公园协调发展;③推进土地复合利用,保障体育公园建设用地供给;④关注体育参与新需求,规划建设满足多元化需要的体育公园。
2023, 37(4):55-66.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901.001
摘要:
中华武术典籍承载着厚重的武术精神和中华文脉,是武术前贤的智慧结晶、武术技法技理的传承精华、武术文化的精髓凝聚,其英译研究对于加速武术典籍的国际传颂、深化武术的国际传播、助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格式塔理论与中国武术重视整体思维的特点相契合,为武术典籍英译提供了新的视角。论文基于格式塔理论的“整体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异质同构原则”“接近性原则”,在系统分析武术典籍中的文化意象基础上,对武术典籍英译中的文化空缺、文化缺省、文化约等、文化相通等现象的英译路向展开研究,以期为武术典籍外译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2023, 37(4):67-78.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828.001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数智技术为学校体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变革动力。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 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探讨数智技术赋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内涵、作用机理、应用场域与实践路径。研究结论:①在界定数智技术赋能学校体育现代化内涵基础上,认为数智技术赋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作用机理表现在驱动体育治理科学化、实现体育教学精准化、满足学生需求多样化、推进体育评价定量化、实现体育教育公平化。②数智技术赋能学校体育现代化的应用场域体现在物联网技术搭建校园智慧体育平台、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校园体育教学、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学校体育考试、APP赋能学生体育锻炼和课后体育作业检测、大数据技术提升校园体育竞赛智能化水平、区块链技术构建学校体育健康数据库、云计算助推体育教育资源均衡等7方面。③提出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构建学校教育现代化制度基础;补足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学校教育现代化数智基础;健全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形成学校体育现代化智慧治理格局;检视学校体育育人目标,提升学校体育师生数字素养;正视学校体育数据安全,规避学校体育现代化数字风险等实践路径。
2023, 37(4):79-86.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901.002
摘要:
民俗体育文化与基层党建的互融既有助于其探寻传承路径,也可助益于党建的创新发展。运用个案研究、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旨在探究Y村龙舟文化与基层党建的互融实践机制。研究发现二者融合遵循认同、吸纳与产生的递进机制:通过功能认同和符号认同,二者的文化边界得以消解;资源吸纳推动了二者的深入融合,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姿态;在治理合法性和传承可靠性的生产中,互融姿态得以长效维持。民俗体育文化与党建互融是一种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这种路径有助于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运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的创新,基层党组织可以利用存量的民俗体育资源实现乡村简约化治理。
2023, 37(4):87-98.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904.001
摘要:
运用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从身体、情感和空间等3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具身体验,旨在从多元化的角度提升居民的社区体育参与质量。研究指出:身体、情感与社会这3个层面的体验感共同构建了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机制。就身体层面而言,居民不仅仅希望通过有效的体育参与来改造自己的生理身体健康水平,同时也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社会身体;就情感层面而言,个人在社区体育参与中的价值回报与他人认可让参与行为有了内在驱动力,同时组织认同感的提升也让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有了重要他者的陪伴,让参与行为有了群体认同的驱使,同时对于运动刺激的追求也满足了参与者的个人情感需求;就空间层面而言,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改善让实体性空间条件得到了强化,参与集体性的社区体育活动也让组织空间得到了扩大。
2023, 37(4):99-108.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908.001
摘要:
后脱钩时代不再单纯强调单项体育协会如何“去行政化”,更为关注其独特治理功能的实现。 在明晰单项体育协会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回到当下分类改革实践中,阐释各类单项体育协会融入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多元路径。研究认为:①对于奥运争光类协会,提出“参治型”路径,即坚持与完善竞技体育治理的主导型政府角色,提升协会服务奥运争光战略的意识与能力,构建协会参与竞技体育治理的柔性化机制。②对于职业体育类协会,提出“共治型”路径,即加大体育市场治理的简政放权力度,与相关利益主体建立协作治理关系,坚持共益组织的组织定位。③对于群众体育类协会,提出“自治型”路径,即构建协会自主性的政府支持机制,提升协会的社会动员能力,加强协会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
2023, 37(4):109-122.
DOI: 10.15877/j.cnki.nsic.20230815.001
摘要:
“图文并茂”是明代传世拳经图谱的重要特征和知识表达方式。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明代拳经图谱“图文并茂”实践展开研究。研究认为:①武术拳经图谱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图文并茂之理想,并在明代“礼下庶人”的社会背景下,以政治制衡、艺术熏染和文化互动为逻辑支点形成“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图文并茂格局。②其图文并茂实践不仅涵盖了因图图互构、文字点醒、图文互渗等内容而产生的“图文互文”,还包括由于图文分属不同符号系统而形成的“图文缝隙”。作为明代拳经图谱 “图文并茂”实践的一体两面,“图文互文”和“图文缝隙”相互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呈现了一场“和而不同”的武术视觉景观。③立足“图像转向”视角,需重新审视明代拳经图谱中武技的视觉化保存,形象化呈现,神秘化赋魅的历史经验,旨在丰富拳谱研究的传统范式,反思“文贵图轻”的普遍观念,以期为当代武术图文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呼应当今“读图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