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34卷第3期文章目次
2020, 34(3):1-6.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521.001
摘要:
在体育课程一体化背景下探讨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精准干预,提出精准干预是通过干预效果确定精准程度,明确了精准干预需要更加全面和系统,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方案更能凸显实效。分析了学生体质健康下降与促进艰难的问题及根源,集中体现在多种认识偏差、缺乏习惯养成、干预不够系统等方面。重点从体育课程一体化的角度提出了按学段特征分层、按目标定位分类、按责任主体分工的“三分融合”干预构想。进而探讨了学生体质健康综合性精准干预的有效方案研制思路与方法。旨在为更全面、系统、精准地对学生体质健康实施有效干预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参考
2020, 34(3):7-18.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521.006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东京2020年奥运会被迫延期。作为兑现申办承诺关键、评估城市能力标尺、履行主办合同基石的赛事交付受到影响与冲击。延期影响了赛事交付主体的组织运行,打乱了赛事交付进程的预定安排,冲击了赛事交付业务的顺利办理,增加了赛事交付成本的不确定性。赛事交付各方应整合组织资源、形成团结办赛的合力,科学设计、尽快出台延期后的赛事交付时间表,统筹规划、确保赛事交付任务的完成,开源节流、共担延期交付赛事的成本,最终减少延期对东京2020年奥运会的不利影响。
2020, 34(3):19-26.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604.003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致使东京2020年奥运会暂定推迟一年举行。作为深受疫情与奥运会延期影响的奥运城市东京,回顾前路是为未来探路的方法之一。比较并剖析1964年、2020年奥运会背后,作为奥运城市的东京以举办奥运会来促进其发展的主要目标、主要矛盾、所依托的国内外经济与政治环境、与国际奥委会及奥林匹克大家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这四个层面,认为奥运城市的综合治理应更加可持续,办奥认识应更加理性,与国际奥委会及奥林匹克大家庭利益相关者之间应更加团结。
2020, 34(3):27-33.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604.001
摘要:
东京2020年奥运会延期背景下,如何应对我国奥运备战的实然困境是体育行政部门必须面对的实践课题。文中采用文献资料法,在探究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奥运备战经验与延期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深析我国奥运备战的实然困境与应然进路。研究认为,东京2020奥运会延期是国际奥委会维护奥林匹克利益、 保障运动员健康权益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奥运备战面临训练计划时效性不足、训练经费拨付到期、兴奋剂管理力度宽松、运动员年龄审查与体能障碍、负向心理问题等困境。针对上述困境,提出我国奥运健康备战的应然进路:顶层设计,多方联动维护运动员参赛利益;科技驱动,三位一体助力奥运备战;人文关怀, 奥运备战注重以人为本。
2020, 34(3):34-39.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521.002
摘要:
以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专家咨询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产业融合的理论视角,研究健康中国战略下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与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包括需求拉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政府管制放松等四方面;结合健康中国战略, 我国应从加强舆论宣传、借鉴现代科技、优化管理制度、加大政策支持等路径促进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期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体育产业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0, 34(3):40-46.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521.005
摘要:
中国学校体育智慧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学校锻炼、学生家庭锻炼、学生运动竞赛、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教师评课五个方面。其中,运动负荷监测系统关注学生有效运动;学生家庭锻炼指导系统实现家校间优势互补的互动教育模式;学生运动竞赛分析系统激发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内生动力;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系统促进学生主动进行锻炼;体育优质课直播评价系统实现课堂教学的量化评价。以上各个子系统通过云平台的连接,形成全国范围内学生和教师的大数据库,智能化为学生匹配课程和锻炼方案,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学校体育智慧系统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质,整体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2020, 34(3):47-52.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521.003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背景,对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体系概念与传统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当前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存在的滞后性、欠法治性、受制约性等问题,并以新时代法治等相关理论和现实关切审视学校体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探讨并提出了将学校体育纳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逐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变革,以及突破学校体育改革瓶颈的对策与建议。
2020, 34(3):53-63.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604.002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数字经济时代下体育服务业数字化的价值维度,以5G技术赋能北体传媒直播冰球赛、区块链赋能青鸟体育的“运动时间银行”、互联网赋能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为例,分析体育服务业数字化的场景样板,对发展趋势作出研判,并提出一些方略举措。研究认为,体育服务业数字化是在体育服务业中利用数字技术对服务进行升级与改造,进而提升服务质量及效率的过程。数字化在赋能体育服务业产生新业态、提高产业效率、优化要素配置、加强市场监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体育服务业数字化趋势表现在价值创造方面,以体育消费需求为中心,新模式和新业态逐渐形成;数据集成方面,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数据服务和管理得到重视;平台赋能方面,以行业融合为突破方向,产业链协作将进一步加强。表现在政府层面,要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育服务业数字化的发展环境;表现在产业层面,集聚要素资源,推进体育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现在企业层面,要对接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0, 34(3):64-77.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522.001
摘要:
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国70周年以来,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作为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基础最牢的青少年体育训练组织,以发现、挖掘、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研究认为,依据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转型与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改革的重要政策支撑和时间节点,其经历了创建开端期(1953-1971年)、体制机遇期 (1972-1990年)、地位凸显期(1991-2008年)和改革挑战期(2009年至今)四个时期。受社会治理环境和体育治理改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滞后、办校理念陈旧、体教融合障碍、文化教育不足等内部问题障碍,我国体育运动学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体校管理”转变为“体校治理”理念下,体校应形成以开放、多元的公共体育事业参与机制,实施精准破解瓶颈、精准培育人才、精准扶持发展、精准履行职能、精准释放功能的改革举措,促使其朝着政策跨域化、培养精英化、布局重点化、层级体系化、功能多元化的精准治理趋势发展,从而使我国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2020, 34(3):78-87.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603.001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基尼系数分解等研究方法,以2008—2016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及其所属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研究数据,对我国整体及区域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状况、地区差距等问题进行研究,旨为促进新时期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整体公共体育资源均衡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区域非均衡发展特征依然明显。其中,处于绝对均衡配置的是华中地区;处于比较均衡配置的是东北地区;处于相对均衡配置的是西南、华北、西北地区;处于非均衡发展的是华南、华东地区。区域及省域间公共体育资源存量与增量速度发展差距是导致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非均衡发展的主要成因。根据我国区域公共体育均衡发展水平状况提出建议:(1)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保障区域资源均衡发展;(2)发展市场积极作用,提升区域资源供给水平;(3)健全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区域资源协调发展。
2020, 34(3):88-94.
DOI: 10.15877/j.cnki.nsic.20200521.004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等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生命哲学的研究视角,对健身气功的养生思想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气”作为中国生命哲学的特有范畴,是健身气功的生命动力源,也是健身气功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和养生根柢。虚静恬淡、道器合一、阴平阳秘、调和气血、自然而然等分别体现了健身气功的生命本然观、生命整体观、生命运化观、生命和谐观、生命自然观的养生思想,折射出中国生命哲学的文化意蕴,彰显了中华养生文化的生命色彩。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健身气功理论和文化体系建设具有较大意义。 |